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988999988
邮箱:admin@baidu.com
印刷油墨是印刷主要原材料之一,它的未来要视印刷的发展而定,今后的印刷仍将是现有印刷方式的延续,所以油墨基本上仍靠连结料将着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连结料作为着色料的传递介质 和粘合剂仍依然不变。但是,随着印刷高速化、自动化,联动加工作业的发展,以及环境卫生保 护和节约资源能量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使油墨制造的内容不得不作相当的改变。 [关键词] 连结料、有机溶剂、溶解性。 油墨的种类很多,物理性质也不一样。有的很稠、很粘,而有的却相当稀。油墨应具有鲜艳的色 彩,良好的印刷性能和满意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应具有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特性。 连结料是油墨的流体部分,能使着色料——颜料在分散设备上轧细、分散均匀,在承印物上附着 牢固,而且使油墨能够具有必要的光泽、干燥性能和印刷转移性能等。对不同品种的油墨,选用 合适的连结料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主要是连结料决定油墨的类型,因此有了良好的连结料, 才能制得质量上乘的油墨。植物油大都可用来制造油墨的连结料,一些动物油、矿物油、合成油 等也可成为油墨连结料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种合成树脂的出现,扩大并开辟了连结料的境界。 连结料大都是按干燥类型来命名的,如氧化结膜干燥型、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热固型、紫 外光光固型等。总之,不同类型的油墨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连结料。油墨使用主要的着色料颜料 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颜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或连结料而具有一定色彩的固体粉状 物质。它不仅是油墨主要的固体组成部分,也是印到物体上可见的有色体部分,同时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油墨的质量(如在色彩、稀稠粘度、理化性能、印刷适性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制造 油墨要求颜料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浓度,良好的分散性,以及其他有关性能。 一、网印油墨的分类与应用 1.网印油墨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丝网印刷油墨,其品种繁多,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 几种。 (1)根据承印材料分类 纸张用油墨:油性油墨、水性油墨、高光型油墨、半亮光型油墨、挥发干燥型油墨、自然干燥型 油墨、涂料纸型油墨、合成塑料纸型油墨、板纸纸箱型油墨。 织物用油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乳液型油墨等。 木材用油墨:水性墨、油性墨。 金属用油墨:铝、铁、铜、不锈钢等不同金属专用油墨。 皮革用油墨:印刷皮革专用油墨。 玻璃陶瓷用油墨:玻璃仪器、玻璃工艺晶、陶瓷器皿用油墨。 塑料用油墨:聚氯乙烯用油墨、聚苯乙烯用油墨、聚乙烯用油墨、聚丙烯用油墨。 印刷线路板用油墨:电导性油墨、耐腐蚀性油墨、耐电镀及耐氟和耐碱性油墨。 (2)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 荧光油墨、亮光油墨、快固着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香味油墨、紫外线干燥油墨、升华油 墨、转印油墨等。 (3)根据油墨所呈状分类 胶体油墨,如水性油墨、油性油墨、树脂油墨、淀粉色浆等。固体油墨,如静电丝网印刷用墨粉。 (4)根据油墨的功能性分类 印刷油墨是通过用印刷方法在承印物上表现图像线条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具备其他物理、化学 功能的油墨,则叫做“功能性油墨”。目前,使用的主要功能性油墨有: (1)物理性功能油墨 光学功能(发光、液晶等); 电气功能(导电、绝缘等); 热功能(示温、发泡等); 耐外力功能(喷砂遮蔽、耐腐蚀等); 转印功能(各种转印)。 (2)化学性功能油墨 耐化学药品功能(耐腐蚀等); 反应功能(氧化还原、热分解等); 生物化学功能(氧化作用)。 (3)表面装饰功能油墨 仿压花、无光、细线、绒面等装饰加工。丝网印刷具有两大优点,一是能在各种材料和形状的物 体上印刷,二是能进行厚膜印刷。这些优点作为丝网印刷的特点都被加以利用,功能性油墨应用 领域今后将会更加广泛。目前,功能性色素和导电聚合物的开发正在取得进展,这种高技术材料 的进一步应用,也是今后一大课题。 2.网印油墨的应用范围 丝网印刷的应用范围极广,因此油墨的种类亦多,而网印的特征之一,也就是能够使用不同类型 的油墨进行印刷。所以有必要了解油墨的适用范围,在进行印刷时才能取得良好的印刷效果。例 如:印刷PVC 胶片时,要选用印PVC 的油墨,而印金属时则用金属油墨,把PVC 油墨印在金属上 则会脱落,而白费功夫还招致无谓损失。因此,使用哪种油墨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 现在使用的油墨越来越多,但现时主要使用的油墨有两大类,一是水性的、另一是油性的,而水 性的则多在印花(衣料)上用,而油性则非常多样化,其实还有许多的其他较为偏门的油墨功能 性油墨,如某种油墨印在承印物时是黑色,但当遇到温度升高时,它就变得很浅,直至几乎没有 颜色。用这种变色墨印制的布料,有的让生病的小孩子缠在头上,当小孩身体温度超过正常体温 时(即发热),布条上的医生图样就出现,警告家人应带孩子去看医生了。 选择油墨,对于表现设计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设计要求油墨有光泽,有的不要求有,光泽, 有的设计要求表面墨厚,而有的则反之,为了达到这些要求,不能只限于使用单一种油墨,要想 使墨厚些可使用一些标明高浓度的油墨及印刷金属的油墨,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去选择。例如,现 时还有一种油墨透明哑面的,用这种油墨印镂空图案在光面上会有独特的一种风格。油墨的运用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市面上每一种油墨都有本身的适用范围。例如:大型的丝网印花机的印花油 墨就与印刷塑胶料及金属油墨有天渊之别,前者是水性的而后者则是油性的。而现时油性的油墨 使用的范围较水性为广,而水性油墨则使用量较大,价钱较便宜。 油墨色调的调合,调墨者的技术应非常熟练,并且要有较良好的色彩感和美术感。因为通常要按 原稿指示的色版在短时间内调配好必要数量的油墨。很多的情形下丝印油墨与设计稿中的色调有 很大的差别。这样在原色调中混合中间色时,就要求调配者有美术感、量感等丰富的工作经验, 并且调量要适当,调的量过少会浪费时间,过多则造成浪费。 调合丝网印刷油墨的关键之一是色标的问题。丝网印刷专用的色标极少,所以设计师及厂家往往 使用平版用的色标,但是网印和平版印刷的油墨表现效果不同,所以从一开始丝网印刷油墨采用 平版的色标为标准,的确是难为了丝印的调墨者,因为丝印墨与平版墨根本上是两回事,丝网印 刷应有自己的标准的丝网印刷的色标,可是丝印油墨使用面太广,而很难统一色标。 二、网印油墨的组成 由于丝网印刷的承印材料种类众多,且物性、用途各异,所以网印所用油墨种类也有很多。因此, 为了在印刷时,切实把握好油墨的性能,正确选择油墨,必须了解网印油墨的组成、油墨的种类、 油墨的功能和油墨的印刷适性。 丝网印刷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使之采用大多数油墨、色浆或糊剂都能够印刷。在理论上丝网印 刷适用于一切承印材料,并能印出很薄的或很厚的油墨层,而其他印刷工艺则主要适用于纸张和 塑料膜等材料的印刷。丝网印刷除纸张、纸板和塑料之外,还能轻而易举地印刷木材、织物、金 属和陶瓷,而且能够印刷多种油墨,如荧光油墨、导电油墨等,而其他印刷方式却不能印刷种类 如此之多的油墨。纸张用的丝网印刷油墨不适于印刷塑料;玻璃印刷油墨的组分与织物印刷用的 油墨截然两样。丝网印刷油墨不仅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而且就是同一类油墨也有不同的光泽品种, 如消光、亮光、半光泽、透明等等。 油墨是丝网印刷中最重要的材料。丝网印刷的仲要特点之一,就是能对不同性质、不同形状的承 印物进行印刷。正确掌握和了解丝印油墨的性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丝印油墨,是顺 利进行丝网印刷并达到预期效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丝网印刷油墨由以下几种主要成分构成:色 料、连结料、溶剂和稀释剂以及添加剂等助剂组成。 1.色料(颜料和染料) 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主要使用颜料,是油墨的主要成分。油墨的色相、着色力、色度以及耐酸、 耐碱、耐光、耐水等性能,大多由色料所决定。而油墨的细度、干燥性、遮盖力和密度也部分地 取决于色料。颜料和染料都是网印油墨中的色料,颜料在介质中呈颗粒状态,而染料在介质中呈 分子状态。颜料借助于胶体附着在物体表面,而染料可使物体的内部着色。主要色料有:水溶性 染料、醇溶性染料,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等。 2.连结料 连结料是油墨的主体,也是赋予油墨流体性能的材料。连结料的主要作用是使色料和填充料能很 好地固着于承印物上,并使印刷品的墨膜面具有一定的光泽。连结料的粘度、色泽、拉力、抗水 性、干燥性等是决定油墨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油墨的连结料一般有油型连结料、树脂型连结料、 溶剂等。油型连结料,多以植物油为主,经加工后方可使用。 树脂是连结料,它的作用是粘附在印刷物上形成油墨干燥皮膜,与承印物能否产生良好的附着效 果主要靠树脂。树脂有天然松香及其改性体、矿物树脂(沥青、石蜡)、合成树脂等几种。视用 途不同,普遍使用的树脂有石油系、纤维素系、丙烯酸系、氯乙烯系、聚酰胺系、环化橡胶、尿 素系、三聚氰胺系、环氧系、酚醛系、松香系等树脂。 溶剂的主要作用是溶解树脂,制成连结料。常用溶剂有汽油、煤油、松节油、醇类、甲苯、二甲 苯、醋酸酯类等有机溶剂。其中挥发速度较快的是汽油、苯、甲苯,挥发速度较慢的有二甲苯、 松节油,挥发速度最慢的是煤油。有机溶剂都能挥发,并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各种油脂、树脂 都可溶解于有机溶剂,当溶剂挥发后,仍恢复原来的状态。丝网印刷油墨,主要使用高沸点(150~ 200)溶剂。 3.填料 填料又称填充料,一般为白色或无色透明的粉末状物质,如碳酸钙、铝钡白等。它的作用是依照 印刷的要求,把过于饱和的、遮盖力过大的颜料加以稀释,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油墨成本。填料 亦可调节油墨的流动性、衬托颜色,使油墨的色彩更加鲜艳,所以填料的质地,将直接影响油墨 的质量。 4.助剂 助剂亦称辅助剂、附加剂,是加入油墨中,用以改变或提高油墨印刷适性的物质。常用的丝网印 刷油墨助剂有催干剂、止干剂、增塑剂、消泡剂、稳定剂、减粘剂、防沉淀剂、冲淡剂、静电防 止剂、抗摩擦剂、抗化学腐蚀剂等等。 丝网印刷油墨中使用的各种助剂,其性能应和所用油墨性质相近,并能与油墨很好地混溶在一起。 所用助剂,不能对版膜、丝网有腐蚀和化学作用;颗粒细度应与油墨成分相仿,能顺利通过网孔, 不能过粗;不能和油墨的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破坏油墨结构;不能影响油墨的色泽、着 色力、附着力等基本性能。 在载色体中加入金粉、银粉、荧光粉以及有色粉末,就成为彩色油墨,电子工业加工用的银糊剂 就是加入了导电性银粉、碳粉以增强导电性、导电率。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填料和助剂等按 一定的比例经混合、研磨等工艺加工制成的。其工艺过程大致如下:准备、配料、搅拌、轧墨、 检验、包装。丝印油墨在印刷油墨中属于中、高粘度。一般配比如下:色料:20%~40%、树脂:15%~ 25%、、溶剂:25%~40%辅助剂:2%~5%。 由三根铸铁制空心辊和二块闸板以及刮墨刀构成,辊间的压力可借助手把进行调节。将搅拌机搅 拌过的颜料和连结料的混合物投入后辊和中辊之间,闸板可防止混合物流出。辊子一旦旋转,混 合物便在辊与辊之间的接触部分,受到剪切力(指作用于磨碎所需的力),使粗颜料粒子被粉碎 得很细。这种作用称为搅墨或搅拌。经过搅墨的混合物从中辊向前辊转移,由装在前辊的刮墨刀 刮取。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三次,经过充分搅墨之后,添加辅助剂、补色剂等,然后再很好地搅 拌。经检查色调、特性值,将合格的油墨装入罐内制成产品。现在,为了保证网印油墨的质量, 有实力的网印油墨制造厂,从配料混合、研磨到产品分装,全部生产过程都是 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并建立了网印油墨的适性试验室。 选择丝网印刷油墨时,重要的是不仅要考虑到其组分,而且要考虑到其性能,即油墨不仅要具备 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如印刷适性和流动性等,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使用质量,如耐光性耐磨性和 耐水洗性能。各种油墨都应具有良好的溶混性能,印刷时不应堵网,而且墨层干燥均匀,在强烈 的日光照射下不退色,与承印材料附着良好,并且耐水,甚至耐水洗等。 三、网印油墨的色料 油墨色料的作用是使油墨具有色彩。它可分为颜料和染料两类。凡用到“油墨”这个词时,应注 意与织物用的“色浆”加以区别。然而也有人为了扩大应用范围,利用丝网印刷搞织物印花。为 了明确说明油墨的性质,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与色浆着色剂区分开来,这是因为颜料和染 料不能混为一谈,染料多用于纺织品的印染。通常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油墨中才使用染料,而大多 数均使用颜料。油墨中的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两种。 1.染料的分类与性质 染料是纺织物丝网印刷所用油墨的主要成分,在使用时要根据丝网印刷要求以及染料对纤维的适 性选择不同的染料以获得最佳印刷色彩效果。 染料是指能溶于水及溶剂中的色料。染料在织物、标牌及塑料丝印中都有一定的应用。选用染料 时应注意有关特性,如染色机理、着色力、溶解条件、耐光、耐热、耐酸、耐碱及耐洗涤等性能。 染料按性质和用途划分,可分为十二类,这十二类染料是酸性染料、碱性染料、中性染料、直接 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硫化染料、冰染染料、还原染料、食用染料及其他染 (1)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SO2H)、羧基(-COOH)等基团,可溶解于水,能与蛋白质分子上 的氨基化合成盐类,故适于印染动物纤维如毛、皮、蚕丝织物等和尼龙。也可少量酸性染料和媒 染剂或固色剂调配,用于棉制品和人造丝的染色。这类染料着色容易,可在很宽颜色范围内产生 明亮色调,通常耐光度、耐洗度均匀。 这类染料大都在酸性染浴中染色,故称为酸性染料。酸性染料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分为偶氮型、 三苯甲烷型、蒽醌型、氧蒽型、亚硝基型和吡唑啉酮型等,按染色性能和染浴酸性强弱,又可分 为强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强酸性染料是最早的酸性染料,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但湿处理牢 度不好,染色不深,在强酸性介质中染羊毛时对羊毛的强度损伤较大,染后羊毛的手感不好,耐 晒牢度差。强酸性染料又称匀染性染料。弱酸性染料染色的耐洗牢度较好,但匀染性能差,染色 时对羊毛强度无损伤,但在染浴中溶解度较低。 (2)还原染料 须先还原后染色的染料即为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不含有水溶性基团,如磺酸基、羧基等因此不溶 于水,在碱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盐,被棉纤维等吸收后再氧化为原来的不溶性染料用于棉麻及粘 胶纤维的印染。 还原染料色泽鲜艳,色谱齐全,有较好的较全面的坚牢性能。可用于棉、麻和粘胶等织物的染色 和印花。部分还原染料如选择适当的方法,也可以用于一些合成纤维,如涤纶、维纶以及涤/ 涤/粘等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部分还原染料经过颜料化处理,还可作为有机颜料使用。(3)碱性染料 碱性染料其分子中含有氨基或取代氨基,能与蛋白质分子上的羧基化合成盐类。碱性染料色谱齐 全,色泽鲜艳,得色量高,广泛用于纸张、棉、羊毛、蚕丝、竹木、皮革、羽毛及草制品的染色, 也可用于醋酸纤维和腈纶织物的染色。若要印染植物纤维,则必须使用媒染剂(如单宁酸等)先 将纤维处理,方能与此染料形成色淀而着色,也可将媒染剂加入油墨中,进行直接网印。碱性、 阳离子染料适合于腈纶等纤维织物的染色。但纤维制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其坚牢度都较差,尤 其是日晒牢度较差,因而使碱性染料在纤维制品染色使用上受到限制。碱性染料的色基还可作为 油溶性染料而用于文教用品,如复写纸、圆珠笔油、印台油和彩色铅笔等。碱性染料也能制成色 淀布用于油漆和油墨。 (4)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大多是具有磺酸基的偶氮染料,能与蛋白质和纤维产生直接的结合力,常为织物网印和 铝标牌着色用。这种染料是具有对纤维有亲和能力和直接染色能力的水溶性染料。可直接对纤维 素纤维进行染色。如联苯胺衍生物,价格便宜,使用简便,颜料鲜艳。直接染料适于棉制品、蚕 丝制品以及粘胶纤维织物的印染。 按化学结构的分类,直接染料可分为偶氮型(主要为双偶氮和三偶氮染料)、二苯乙烯型、酞菁 型和二恶嗪型。过去,联苯胺直接染料占直接染料总产量的一半,由于联苯胺已被确定为致癌物 质,而被禁止使用。目前我国生产的联苯胺代用染料,色谱已基本配齐。 直接染料染色时,加入碳酸钠可以增加染料的溶解度,减少染料对纤维的染着速度,因而具有缓 染作用。如在染液中加入食盐或元明粉,则可降低染料的溶解度,增加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 具有促染作用。钙、镁的盐类在染浴中会使直接染料产生沉淀,因而在配制直接染料染浴时,应 使用软水。还原剂能分解直接染料,故可用还原剂对直接染料进行拔白。 (5)分散染料 分散染料在水中溶解很小,须用分散剂使其成悬浮状态而进行染色。适用于醋酸纤维、尼龙及涤 纶等合成材料的染色,也可作升华转印油墨等用。 (6)活性染料 含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基团而能与多种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染料即为活性染料,它能与纤维素上的 羟基、蛋白质上的氨基及尼龙纤维上的酰胺基等生成共价键,成为纤维的一部分,因此比吸附性 染料更难洗掉故染色较好。活性染料适合于锦纶、羊毛、蚕丝、棉制品等纤维织物的印染。 活性染料按其所含的活性基团分类有:X 型活性染料、K 型活性染料、KN 型活性染料、KM 型活性染 料、KD 型活性染料、P 型活性染料等等。 (7)阳离子染料 阳离子染料是腈纶(聚丙烯腈)纤维染色的专用染料。阳离子染料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带有阳 电荷的有色离子和阴离子、染料阳离子与腈纶中酸性基团结合而使纤维染色。 由于阳离子染料和腈纶纤维的亲和力大,结合牢固,因而坚牢度高。但是一经上染后,染料分子 就很难在纤维上由染色浓度高的部分向染色浓度低的部分迁移,极易造成染色不匀的疵点,而且 难于修正。因此在染色时常加入缓染剂,并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为了改进匀染性能,制备了迁移 性阳离子染料。还发展了酸改性涤纶的专用染料,腈纶混纺用的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8)硫化染料 硫化染料是有机化合物(主要是芳香族化合物)和硫磺及多硫化钠熔融而发生硫化作用的产物。 硫化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需用硫化钠还原变为可溶性的具有羟基的隐色体的盐,从而为织物所 吸收,然后在空气由氧化恢复成原来的不溶性状态而固着于纤维上,从而使纤维染色。因为这类 染料在染色时要以硫化钠作还原。 (9)冰染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两个染料中间体在被染物上经偶联反应而生成不溶性偶氮染料,在染色过程中, 常用冰降温至10以下,故又称冰染染料,用于棉制品印花。 冰染染料色泽鲜艳,色谱较齐全(但缺鲜艳的绿色),日晒和皂洗牢度较高,合成方法简单,价 格低廉,广泛用于棉织物的印花和染色。 冰染染料的商品不是成品染料,而是色酚和色基两类组分。但为印染工业便于使用,往往将色基 制成色基重氮盐的稳定形式,称为色盐,溶于水后即可作显色用,可省去印染厂进行重氮化操作。 (10)食用染料 食用染料是专用食品着色的一类染料,又称食用色素。食用染料分为天然和合成两大类。食品着 色用的染料首先要求对生物是无毒的,在食品进入生物体内的生理化学过程中,也不能生成任何 毒性产物。其次要求这类染料可溶于水、乙醇、食用油类或其他食用介质中,并不与食品中的碱 类、酸类、香料或防腐剂反应,不生长细菌,对光和热是稳定的,但能满足这类要求的合成食用 染料数目不多。另外,对合成染料中砷、铅等物质的含量也应严格控制,每批合成食用染料应有 卫生防疫站的合格鉴定书。食用染料可通过丝网印刷法印刷食品如饼干、巧克力糖果等。 (10)特殊色料 特殊色料大多为金属粉末。 银粉:是把铝研磨粉碎后经硬脂酸处理制得的,其颗粒比颜料粗大、呈扁平鳞片状。银粉在连结 料里以扁平的状态排列,所以如果在印刷膜层的形成过程中运用巧妙,就会出现金属光泽。这种 现象称为金属粉末涂膜光泽现象。 金粉:是锌、铜合金,研磨成粉末。在连结料中发出青绿色光泽,有时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变黑。 荧光颜料:是特殊的有机颜料,是把带有荧光性质的粉末染色制成的,多用于印刷广告宣传品。 2.颜料的分类与性质 用来着色的不溶于水等介质的物质,称为颜料。染料系指溶解在油墨中的着色组分,颜料则是构 成油墨的不溶性的着色成分,一般为几个微米大小的固体颗粒混合在油墨组分之中。颜料是最适 用于制做丝网印刷油墨,而染料多用于织物印染。通常使用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化学成分不同 于无机颜料,为多种颜色。印刷油墨用的颜料可分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和填充料。印刷油墨常用 颜料分类如下: (1)颜料的分类 颜料分为两大类,即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颜料。通常以无机化合物颜料为主。丝网印刷油墨 中所使用的颜料有机类和无机类都占一定比例。 有机颜料中主要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色淀颜料。 无机颜料分:天然颜料(赭石、白垩、铅丹等)和人造颜料(炭黑、群青、矿物石等)两类。 颜料在油墨中除了显色作用外,还使油墨具有遮盖力。另外,对于油墨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溶 剂性、耐药品性也有影响。颜料分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各有许多种类,其性质也多种多样,用途广泛。一般常识性的比较,高级有 机颜料,具有很好的耐光性、耐溶剂性、耐热性。 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一般分为简单的金属氧化物和无机盐,大多是地表面的天然有色物质,如高岭土、白垩 土、浓黄土、赭石和棕土等,古代丝印用的色料,主要来源于此。但现代丝印油墨,则尽量采用 人工合成(即有机)颜料,因它的颗粒尺寸和表面特性易于控制。只有白色的、金属的和个别有 色的(如铅铬黄、铁蓝和赭石)无机颜料,因性能和价格上的原因,尚未被有机颜料所替代。 白色颜料 有些无机白色颜料,因颗粒细(0.2~0.35μ m)、白度高(反射率为80%~96%)、遮盖力强(折光 率为1.84~2.55),故被广泛用作遮盖性油墨,如铁皮、金属箔及塑料薄膜上的面积底色和暗底 上印白等。可用的白色颜料有钛白、锌白及锌钡白。其中钛白的遮盖力最强,分散度大,耐光性、 耐热性及耐碱性都较好,因此应用最多。 锌白的多数性能次于钛白,尤其是耐气候性较差,用它调配浅色油墨,耐光性差。但其价格低, 故可有选择地应用。 锌钡白亦名立德粉,为硫酸钡和硫化锌的混合物。其白度尚好,价格低廉,但耐光性很差,见光 后析出金属锌而变暗,丝印中可为色相标准不高的印件所使用。 钛白是白色的结晶粉末,是所有白色颜料中最不透明的,常用以配制遮盖性钛白、封面烫印箔或 封面用油墨。 铝白是纯白色的绒毛状的粉末,可用来制造透明白,在油墨中又可做透明的填充料,改进油墨的 印刷适性。 钡白化学性质不活泼,为白色粉末,价格低廉,一般作为油墨的填充料。 金属颜料 丝印油墨的粒度范围较广,因此可用的金属颜料也较多。铝颜料的组分是金属铝粉,习惯上称银 粉,有粉状和浆状两种。浆状铝颜料约含65%的片状金属铝及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铝粉尺寸 厚约0.1~2.0μ m,直径约1~200μ m。铝粉的尺寸分级常用标准筛的目数描述,如100 目、200 目等,颗粒的大小,关系到油墨的着色力、遮盖力、亮度及透明度等。 铜颜料的组成是金属铜或铜锌合金,俗称金粉。铜粉对化学晶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现已生产出 一种铝金粉,即将铝银粉经氧化处理成金色后的一种产品。这种铝金粉的密度小,稳定性好,制 成的油墨能长期存放。 炭黑 炭黑是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裂化分解而得的碳素微粒。炭黑的碳晶格中还含有少量的氢、氧 等元素。炭黑的等级是由它们的化学纯度(氧的含量)、表面特性、颗粒度、PH 值及挥发性物质 的含量等因素来决定的。油墨用的炭黑大体分四类:着色力和黑度高的色素炭黑,用于制作浆状 油墨;溶剂油墨用的一般炭黑;专用炭黑如新闻印刷油墨用的低等级普通炉炭黑,成墨的相对粘 度较高,适于疏松纸类的印刷,中等级的电阻油墨用的炭黑及高等级的导电油墨用的炭黑等;价 廉质次的填料炭黑,只起填料作用。 体质颜料 体质颜料是指遮盖力和着色力很低的颜料。它们的折光率在1.45~1.70 之间,加入油墨中,对油 墨的透明度和色彩几乎无影响,但能提高油墨的体质(身骨),如墨膜的厚度、耐磨性等,故称 体质颜料。常用的有碳酸钙、硫酸钡、氢氧化铝、滑石粉、二氧化硅及陶土等。 体质颜料在丝印中,还被用来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如加入二氧化硅,可改变油墨的稠度和拉丝 现象。 体质颜料是无机颜料的一种,其折射率小,若与载色剂(树脂和溶剂)混炼,变成为接近透明的 颜料。主要用做油墨的填料和调整油墨颜色,常用的物质有碳酸钙和硫酸钡等。 着色颜料,是以着色为主要目的,可用无机或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一般说来遮盖力强,耐气候性 和耐药品性好,常用的有氧化钛、石墨、铬黄、深蓝等。 其他无机颜料 除上述介绍的白色颜料、金属颜料外,无机颜料被用于网印油墨的尚有一些彩色颜料,如铬黄、 (2)有机颜料有机颜料的品种有上千种,但油墨中实用的只有几十种。有机颜料鲜艳,着色力强,分散度较高, 因而在油墨的配制中用量也较多。用来配制油墨的有机颜料,几乎都是人工合成的,结构比较复 杂。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 偶氮颜料 分子结构中都含偶氮基团,颜色多为黄、橘黄和红色,如油墨中常用耐晒黄G、联苯胺黄、金光 颜料坚牢橙和颜料猩红H是廉价的耐光颜料;耐晒黄又叫沙黄,是一种极耐光、着色力很强的优 质黄色颜料;金光红呈鲜艳的金光红色,用来配制胶印和凸印油墨。联苯胺黄是双偶氮系颜料, 分子中含有两个偶氮基,着色力极强,透明性很好,常用来配制透明的三原色黄墨。 色淀颜料 色淀性颜料,是利用化学方法使有机染料的可溶性基团转换成不溶性的金属盐,或者经色淀化将 它们附着在载体铝白或铝钡白上得到的不溶性颜料。色淀性颜料具有有机颜料的许多性质。常用 的色淀性颜料有酸性染料的二、三价金属不溶性盐及某些碱性染料的复合盐。 金光红C 和洋红6B 是偶氮染料制成的色淀性颜料,色彩饱和鲜艳,透明性好,适于配制耐光性好、 耐水性不高的红油墨。 三苯甲烷蓝,又名射光蓝,有很强的着色力,常用来制备印铁油墨或者作为提色剂加入黑墨中制 造高级油墨。用于油墨配制的色淀性颜料还有孔雀蓝、碱性玫瑰红色淀等。 酞菁颜料 有酞菁铜蓝、酞菁绿等,其优点是色泽鲜艳,着色力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光耐热,堪称品质优 上述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均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也称为色原颜料。在各类有机颜料中,尤以酞菁系颜料最佳,耐光耐热,耐酸碱侵蚀,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退色不变化,所以当今世界各国 在塑料、油漆、油墨、纺织品及橡胶等的着色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类颜料。 酞菁颜料的生产是先从酞菁铜(俗称粗酞)开始,用酞菁铜经酸溶或研磨转型制备酞菁蓝,若酞 菁铜在无水三氯化铝中卤化,则得酞菁绿,所以必须先制备出酞菁铜才能再用以加工颜料,而酞 菁铜的生产则比较复杂,分固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工艺,所用原料以苯酐、尿素、氯化亚铜为主。 固相法是将各种原料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烘焙而得。这种方法生产的酞菁铜,用其加工成的颜料 质量差、色光暗,远不及用液相法生产的酞菁铜好,故而要获得质量好的酞菁颜料必须采用液相 法酞菁铜方可;传统的液相法生产是以三氯化苯为溶剂,但近年来发现这种溶液生产的酞菁中含 有致癌物“多氯联苯”(简称PCB)。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已有法律规定限制使用。为了避免这 种有害物质的生成,选择新的溶剂代替三氯化苯生产酞菁势在必行,在这方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 并改进生产中,我国对这方面也很重视,亦有不少科研单位和厂家在研究,目前国内已投产,主 要产品有: a.不含PCB 溶剂法酞菁铜:采用无毒溶剂法生产,产品中不含PCB 多氯联苯)致癌物质,该产品 系颜料中间体,主要用于深加工各种不含PCB 的酞菁蓝、酞菁绿G、直接耐晒翠蓝等系列颜料产 b.酞菁蓝BGS: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制品及涂料印花浆的着色。c.酞菁蓝B:主要用于油墨、油漆、橡胶、塑料制品及涂料印花浆的着色。 d.酞菁绿G:主要用于油漆、油墨、橡胶、塑料制品及涂料印花浆的着色。 (3)颜料的性质 颜料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着色力、密度、细度、活性、溶解性、吸油量、遮盖力等。 颜色作为着色剂的颜料是显示色彩的基础,油墨的颜色取决于颜料。要求颜料的色调稳定、颜色光泽。 有机颜料色彩种类较多,无机颜料种类较少。 着色力 着色力是指着色效果的强弱。例如,把白油墨W 与黑油墨混合,配成灰色油墨,如果有A、B 种黑油墨,其颜色浓度相同,以同样的比例分别与白油墨混合,如果灰油墨AW比BW 的灰色更深, 则说明A 密度密度大的颜料在油墨贮存时会出现沉淀,连结料往往会浮到上面来。油墨的着色力和遮盖力更多 的是取决于颜料的体积而不是颜料的质量。密度大的颜料则油墨的质量浓度也就大,如果颜料的 颗粒小,相对于质量的“体积”就变大了。 颜料的粒径很细微,一般为0.1~3.0μm,颜粒粒径越小其着色力和遮盖力就越大。颜料的粒径 与其种类有关,而且各不相同。颜料粒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形状比较复杂。例如,钛白、铬黄 为结晶体粉末,炭黑等为非结晶体粉末,而银粉、金粉则为扁平状。不同形状对油墨的粘性、流 动性及油墨膜层的形成都有影响。 活性及表面性质 颜料具有各种化学性质。例如钛白呈中性,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碱性颜料如与连结料 配合时,遇酸性有时会发生反应而使粘度变化,甚至产生沉淀凝固而不能使用。另外,颜料表面 的物理性质也很复杂,有的易于被连结料润湿,有的难于被润湿,这就带来油墨对承印物初期粘 着的难易问题。在颜料中,炭黑、绀青等具有类似某种沉淀颜料那样的吸附性,因此,有时也会 造成连结料的絮凝反应。为改变颜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应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如用金属皂类 等处理颜料表面,可以防止吸油量的增减和颜料的沉淀。 溶解性 染料能够被水和其他溶剂所溶解,如果把布、丝等纺织品浸入颜料溶液中,则会被染上颜色。染 料是溶解于溶剂再通过介质给被染色物染色的。颜料以不溶解于任何溶剂为理想,并且在任何地 方都能显色,但有机颜料一般都有一些溶解性。在印刷厂,把清洗印版和刮板的废液静置片刻, 可以看到在颜料沉淀后,溶剂上面的澄清部分也被染上颜色。另外,用完的印版用脱膜液去掉版 膜之后,在油墨通过的尼龙丝上,也可以发现轻微的颜色。颜料能被溶剂所溶解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不利的是,作为塑料油墨有的易于溶解于塑料添加剂里的增塑剂和未反应单体中,这就要求 油墨制造厂家在配制技术上,对颜料必须慎重选择。什么样的塑料使用哪类油墨,将承受什么样 的加工条件,其制品将被用在什么地方或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条件,都必须考虑周到,进行适当的 数据试验,慎重选择颜料。 吸油量 向一定量的颜料里滴入连结料,当全部颜料都被润湿时,我们就把使颜料成为某种程度糊状所需 的连结料量称作此种颜料的吸油量。在颜料中加入清漆配制油漆时,根据颜料的性质在一定量的 颜料中加入清漆,当颜料颗粒全部被油漆润湿时,就叫做“润湿点”。再继续加清漆,当颜料形 成的团表面显出光泽,从散砂状态变成沾到刮板上发粘,这时叫“滑点”,接着再加清漆,等到 油漆要从刮板上滴落下来时,即有了流动性,这时就称之为“流动点”。 吸油量以100g 颜料全部润湿时需用的油量来表示。虽然说是吸油,但并不是渗透到颜料粒子的 内部,而只是润湿颜料粒子表面所需的油量。因此,同样密度的颜料,粒子越小吸油量也就越大。 颜料的吸油量,不仅与粒子大小有关,也因表面形状而各异。吸油量决定油墨配合时的颜料浓度。 油墨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连结料的粘度和连结料所包含的颜料粒子的流动性。因此,如果颜料粒 子在润湿点时吸入较多连结料,那就必须增加连结料使油墨从滑点变到流动点。与此相应,对于 颜料来说,加大连结料量,则所配合伪颜料浓度就会降低。如果忽视这一点,一味增加颜料浓度, 则油墨膜层就会因缺少使颜料固着的连结料而引起粉化现象。 固着力 所谓“粉化现象”就是载体对油墨膜层中颜料的固着力较弱时,稍受摩擦或涂抹,印刷膜层就成 为粉状而脱落。由于这种问题,油墨制造者在生产标牌黑实地的印刷用的丙烯基油墨上真是费尽 了心机。炭黑是一种粒子小吸油量高的颜料,一般说来,它所构成的油墨颜料浓度低。这样,印 成的油墨膜层是黑色半透明的。标牌的黑实地印刷要求有遮光性,所以印刷上要求有较强的膜层 遮盖力。因此,油墨制造者想增加颜料浓度,但使油墨粘度提高而接近滑点,这样印刷时的流动 性差,容易产生砂眼。于是,出现了下面两种相反的结果: a.如为了增强膜层的遮盖力而增加颜料浓度,则流动性下降,膜层脆弱,容易被破坏; b.如为了使油墨形成均匀、延展性好的膜层,就必须使油墨流动性好。因此,根据颜料的吸油量, 应增加连结料。这样一来,又会使颜料浓度降低,遮盖力减弱。 遮盖力 遮盖力是指颜料遮盖底色的能力。油墨是否具有遮盖能力取决于颜料的折射率与连结料的折射率 之比。当这个比值为1 时,颜料是透明的;这个比值若大于1,则颜料是不透明的,即具有遮盖 力。颜料的折射率又取决于颜料的分散度以及颜料与连结料折射率的差值。颜料的分散度越高, 上述差值越小,则颜料的透明度越好。不同的印品对颜料的遮盖力有不同的要求,印铁油墨要求 颜料有较强的遮盖力,防止底色外露;四色叠印油墨要求颜料有较高的透明度,使叠合在一起的 油墨达到较好的减色效果。 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颜料颗粒在连结料中分散的难易程度,它主要与颜料的颗粒细度有关。油墨中的颜料 颗粒,在印刷时必须完全浸没在墨膜内的连结料中,颜料颗粒的大小不能超过墨膜的厚度,不然 会影响到印品的光泽。颜料的颗粒越小,即颜料的分散度越高,油墨的色彩饱和度也就越大。另 外,还有颜料的耐酸性、耐碱性、耐醇性、耐光性、耐水性等等。 印刷油墨生产厂家一般不自己生产颜料,而是从颜料生产厂家那里购买。销售的颜料呈粉状。 当颜料在水槽中经水过滤后干燥成固体时,常常产生一种凝结现象。若结成硬块,需将其研磨成 粗粉末,然后再由油墨生产厂家进行精细研磨,使颜料和连结料在高压下通过摩擦充分混合。生 产粘稠的丝网印刷油墨,通常使用辊式研磨机,将颜料磨细并使其与连结料充分混合。 油墨中的颜料颗粒小至1μ m,使得丝网印刷时不至于由于颜粒过粗而发生堵网。堵网一般是由于 使用的稀释剂不合适,致使颜料颗粒凝结,形成大颗粒所造成的。 四、网印油墨的连结料 连结料是油墨中的流体组成部分。它起连结作用,使色料、填料等固体物质分散在其中,印刷时 利于油墨的均匀转移。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油墨能在承印物面上干燥、固着并成膜。 当然,即使有了颜料还是不能印刷的,必须使用“液体”物质把颜料粉末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体 上,形成彩色墨膜。这种液体称为连结料。可以说,油墨就是通过连结料把颜料揉合在一起的, 它起着把着色剂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作用。 印刷墨层有一定的厚度是丝网印刷的特征之一,形成印刷墨层是连结料的作用,与承印物牢固地 粘结,以形成粘着墨层也是连结料的作用。同时,在承印材料经受折叠加工时,油墨层也随着被 弯折;在热加工时,要具有耐热性,还有一些其他使用条件,要求连结料应具有耐光、耐腐蚀、 耐溶剂性等。当然,作为色料的颜料也应具有上述特性。现在,一般网印油墨连结料是使用各种 漆类物质,连结料是决定油墨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的油墨,常要用不同性质的连结料。连 结料包括油脂、树脂及溶剂及辅助材料等。 油墨中的连结料有以下功能:粘结颜料颗粒,作为油墨加工的一种辅助材料,促进油墨与承印材 料的粘附。 连结料是溶解在一种液体中的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油墨中使用的一些连结料有:蓖麻油、苯乙 烯树脂、虫胶、环氧树脂、聚氨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蜜胺树脂和醋酸纤 维素。连结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油墨的干燥速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溶剂的滞留性,即连 结料保持溶剂的可能性。例如,丙烯酸树脂对溶剂的滞留性较之橡胶要差,那么,用丙烯酸树脂 作连结料的油墨就比橡胶作连结料的油墨干燥得快。根据溶剂的滞留性可以确定所用溶剂的类型。 1.树脂型连结料 树脂型连结料主要是由合成树脂、干性植物油和高沸点矿物油(油墨油)等炼制而成,用来制造 胶印、丝印系统的亮光、快固等类油墨。连结料自从采用了合成树脂后,油墨质量大大提高了。 不但使油墨在印刷时传递性能良好,而且使印品网点清晰完整。固着快,光泽大,色彩鲜艳,墨 膜坚固,使油墨质量起了质的变化。目前,树脂型连结料几乎已扩展到所有的胶印、丝印、凹印 油墨领域。 树脂型连结料按其炼制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高温树脂油、较低温树脂油和凝胶树脂油三种。 高温树脂油也叫溶解型树脂连结料。它是在大于250使树脂分散溶解在植物油+矿油体系中,并 保温一定时间,使树脂分散得较均匀,用这种连结料制成的油墨,光泽大,稳定性好。 较低温树脂油也叫分散型树脂连结剂,它一般在180左右把树脂分散在植物油油墨体系中。用 这种连结料制成的油墨,固着快。 凝胶树脂油是在树脂中加入了适量的硬脂酸铝、八羰基铝等铝皂和树脂油中的活性基团作为交联 剂形成交联结构。能增加油量的弹性,印刷适性好,网点清晰。 树脂是有机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从物理性能上看,是一种非结晶态, 只有软化点而无熔点,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其溶液在溶剂挥发后即成薄膜。 2.合成树脂 油墨连结料中使用最多的树脂,大致可分为热可塑性树脂和热硬化性树脂。热可塑性树脂是遇热 变软的树脂,是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塑料树脂、聚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是 因化学反应而硬化的树脂,有常温硬化型、加热硬化型、光硬化型等。主要种类有醇酸树脂、胺 化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树脂、光硬化型树脂等。合成树脂还包括一些半合成树脂,如纤维 素树脂、环化橡胶等。 3.有机溶剂 印刷后连结料中的溶剂或水挥发逸去,被留在承印物表面的树脂颜料迅速变稠,固结干燥。这种 油墨是典型的挥发干燥型油墨。这种油墨利用挥发干燥来加速油墨的初期干燥,可防止或减少印 品的背面印着。 (1)网印用主要溶剂 丝网印刷用溶剂溶解各种树脂,起着连结料的作用。把颜料和助剂都混悬在溶剂中,然后再用三 辊筒轧墨机制成油墨。溶剂是油墨的一个重要成分,同时还可作助剂使用。 连结料有的是用亚麻仁油之类的天然油脂制成的。一些新型油墨,多用溶剂溶化天然树脂或合成 树脂类作连结料。这实际上就是溶剂型油墨。其次,印刷时溶剂是用来调节油墨的软硬粘度及干 燥程度的,在印刷完成后也用于洗涤印版及刮板等。 市场上出售的油墨一般都比较硬,所以在印刷时,要根据丝网印版网孔的粗细程度,用溶剂将油 墨稀释后才能使用。如果油墨过稀会发生洇墨,反之如果油墨过硬,则不易通过印版网孔。因此, 稀释油墨的程度应适当,使用溶剂的种类应适应于油墨的连结料,如若油墨的连结料与溶剂不相 适应,油墨会凝胶化,使印刷不能进行。其次,可分别用不同沸点的溶剂,迅速调节油墨的干燥 度。油墨干燥过快时,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会慢慢硬化将版面堵塞,相反如干燥过慢则会产生干燥 不良的现象,使印刷效率显著下降。同时油墨干燥不充分会产生粘页现象,在纸张及软塑料印刷 中时常会发生这种现象。有的溶剂散发出特有的臭气,这些臭气散发到厂外会造成公害,所以它 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即使在车间内,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健康,也要避免使用有臭味的溶剂。对 易燃性的溶剂在操作时必须十分注意。 现在正在对溶剂进行改善作业性能、防止公害、保障安全、防火等方面的研究。毒性小、臭气小 的溶剂不断出现,尤其是印刷塑料用的油墨中溶剂恶臭的消除,乃是燃眉之急的问题。